【財新網】耿福能代表:不應取消中藥材GAP認證
English | 中文

【財新網】耿福能代表:不應取消中藥材GAP認證

2016-03-15 本站原創 / 字體縮小 原始大小 字體放大
      長久以來,如何吃到“放心中藥”一直是業界難題:藥效不穩、重金屬和農殘超標、肥料施用不科學等中藥種植領域存在的痼疾難以破解。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曾被視為中藥材規范化種植與生產的利器,2月16日,國家食藥總局宣布,取消對中藥材GAP的認證。
 
不應取消中藥材GAP認證
     
 
      此番“取消令”令業內震驚。多位業內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GAP認證形同虛設,對中藥材規范化影響有限,早就應該取消。但業內人士也告訴財新記者中藥規范化是大勢所趨,取消GAP認證只是從行政審批層面在做簡化處理,GAP認證備案制細則已經在商定中,規范化對于國家、行業、企業而言都是有利的。
 
 
      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認為,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管理制度非常的草率,取消也非常的草率。“本來GAP規劃種植建立第一車間,是中藥發展最關鍵的環節,如果原料藥質量不能保證,后面所有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標準都是白搭。”
 
 
      由于中藥材生產長期存在種植、加工技術不規范、農藥殘留量嚴重超標、中藥材質量低劣、抽查不合格率居高不下等問題。2002年3月18日,時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務會審議通過了GAP認證制度,即《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規范于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GAP認證是涵蓋種植資源選擇、種植地選擇一直到中藥材的播種、田間管理、采購、產地初加工、包裝運輸以及入庫整個過程,鼓勵規范化、科學化種植。政府部門希望通過實施中藥材GAP認證,對中藥材生產全過程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保證中藥材質量穩定、可控。
 
 
      耿福能表示,GAP認證對中藥材質量穩定起了重要作用,中西醫專家都非常認可。“取消后,中藥材質量層次怎么分,那些粗制亂造的大家都混為一談。”他表示,國家食藥總局在制定法規和取消法規時都沒有聽取企業和行業意見。“取消中藥材GAP認證,我認為是不可思議的。”
 
 
      根據國家食藥總局公布的信息,2003年11月1日至2016年1月,約有146家公司近80品種195個中藥材種植基地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GAP認證,如同仁堂、云南白藥、麗珠、白云山、天士力、華潤、中國中藥、東阿阿膠等過半A股中藥上市公司都建有中藥材GAP生產基地。
 
 
    “我們從兩個GAP的建設投入都是好幾千萬。”耿福能表示,中成藥質量要好首先是管住中藥材質量的源頭。“國家應該堅守建立第一車間,建立中藥材種植全國數據庫,沒有第一車間,中醫中藥要真正發揚光大很難。”
 
 
      耿福能認為,中醫藥在養老方面有突出特長,醫院招標不進中藥,不用中藥,設置的門檻變成扼殺中藥。對此,他建議不要限制中成藥和中藥在醫院的使用比例。“讓療效主導醫生的處方權而不是行政命令。一個產業的發展一定要有市場,這個市場就是一個樹要有土壤,吸收營養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新華社記者吳雨  胡旭  梁建強)

18禁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