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藥事】耿福能:將“互聯網+”應用到精準產業扶貧上
English | 中文

【“兩會”藥事】耿福能:將“互聯網+”應用到精準產業扶貧上

2016-03-14 本站原創 / 字體縮小 原始大小 字體放大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國政府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實現在2020年讓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個目標?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認為,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只有“授人以漁”才能真正把貧困人口拉出來,奔向小康。
 
 
 
向“授人以漁”的扶貧方式全面發展
 
      耿福能代表在《關于大力發展精準產業扶貧的建議》中提出,針對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從以往的“授人以魚”的扶貧方式向“授人以漁”的扶貧方式全面發展,實現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據了解,今年全國兩會,是耿福能持續關注收入分配與扶貧話題的第3個年頭。兩會前,耿福能已經三次前往涼山州調研。
 
 
      為更精準、有效地進行產業扶貧,耿福能提出建議如下:1.政府應支持并鼓勵企業參與產業扶貧項目,從政策、稅收、融資成本等方面給予參與產業扶貧項目的企業實際支持。2.政府在鼓勵企業參與產業扶貧項目的同時,應對企業參與產業扶貧項目的扶貧效果建立完善的考核標準與獎懲制度。3.建立產業扶貧信息化平臺,將“互聯網+”應用到產業扶貧。建立扶貧數據庫,通過信息化平臺可實現精準定位扶貧對象、分析扶貧產業種類合理性、對扶貧對象進行動態監測與管理等功能,從而利用大數據為產業扶貧決策提供數據支持。4.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建立全方位的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體系。
 
 
耿福能:將“互聯網+”應用到精準產業扶貧上
      此外,結合在涼山州調研的情況,耿福能還提交了《建立貧困地區資源利益分配機制,確保資源所在地原住居民合法權益的建議》以及《關于調整最低工資的建議》。
 
 
致力研發創新,做遵紀守法的企業
 
      在去年“兩會”上,耿福能代表就呼吁,針對中醫藥發展中存在的資源壟斷等問題,應該加快立法,打破原料藥壟斷的體制機制,促進企業遵紀守法,保障中醫藥市場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讓傳統醫學更好造福人類。今年的兩會期間,耿福能又把一份《關于破除原料藥壟斷,平抑藥價的建議》帶到北京。
 
 
      在建議中耿福能指出:我做為一名醫藥行業的人大代表,一名企業經營者,經市場調研,發現近年來醫藥行業原料藥壟斷現象比較嚴重,是造成藥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針對以上原料藥的壟斷行為,希望相關主管部門依法制裁壟斷整治壟斷,保障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障老百姓真正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藥”。同時,企業也要自律,不搞壟斷,遵守法律,致力研發創新,做遵紀守法的企業。
 
 
      而耿福能提出的具體建議是:1.建議完善和落實《反壟斷法》,制定《反暴利法》。2.立即清理及取消對中藥(天然藥物)提取物的批準文號。3.對部分原料藥施行價格干預(如:政府定價)及量產任務。4.設置鼓勵原料藥注冊準入制度。(醫藥經濟報)

18禁无码专区